头雁故事

【“头雁”故事】周长龙:皇菊照亮乡村振兴路

  • 时间:2024-12-13
  •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头雁”项目专班
  •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头雁”项目专班
  • 点击量:

周长龙,江西省安义县人,中共党员,现为江西定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先后被评为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南昌市发展新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安义县产业致富带头人;南昌市“十大洪城农才”称号;安义县十大创业青年;农民农艺师。在南昌市第二届“洪城创业故事汇”安义赛区晋级赛中,荣获“优胜奖”。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江西省“头雁”农产品供应链班学员。

周长龙学在农大

周长龙在北京历经十三载的创业拼搏,在餐饮住宿行业小有成就。在镇、村领导向他发出回乡助力发展的邀请时,他没有犹豫踏上了归乡之路。回归家乡后,他知道选准项目是带领周边民户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经过对家乡土壤、气候、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调研与考察,他选择了皇菊种植这一特色产业。皇菊,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药用与保健功效也受到市场青睐。凭借着在北京创业积累的资金与经验,流转了土地,建起了生产管理加工用房,引进先进的种植与加工设备,并成立了集种植、加工、观光于一体的皇菊种植观光基地。

自公司成立以来,周长龙同学便将助力脱贫户增收作为自己的使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积极探索创新帮扶模式,采用脱贫户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的方式,让他们能够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同时,还在皇菊基地为脱贫户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使他们能够在家门口就获得稳定的收入。通过土地分红与劳务工资的双重保障,许多脱贫户的年收入超过了 4 万元,成功巩固了脱贫成果。看着乡亲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周长龙同学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如此值得。        

周长龙携皇菊在海南参展

立足当下的皇菊产业基础,他计划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从第一期的 60 亩逐步拓展至第二期的 200 亩,乃至第三期的 500 亩。通过规模化经营与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生产经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与品质,从而为脱贫户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为公司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展望未来,周长龙同学将以皇菊产业为核心,全力拓展产业链条。一方面,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深度开发皇菊的深加工产品,如皇菊茶饮品、皇菊保健品等。通过深加工,提升皇菊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将皇菊产业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与市场影响力的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充分挖掘皇菊种植观光基地的旅游潜力,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形势,打造以皇菊观赏、采摘体验、特色农产品展销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让他们亲身感受乡村的独特魅力与田园风光。以此为契机,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为脱贫户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与增收途径,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周长龙带动的当地部分贫困户

身为“头雁”,他时刻铭记自己肩负的使命与担当,深知“头雁”不仅要在产业发展上成为引领者,更要在乡村文明建设与生态保护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周长龙同学积极倡导勤劳致富、团结互助的价值观,通过举办各类培训与文化活动,提升乡亲们的文化素养与技能水平,营造出积极向上、和谐奋进的乡村风气。同时,他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在皇菊种植与产业发展过程中,严格遵循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生态种植技术与环保加工工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守护好家乡的绿水青山。

在乡村振兴的漫漫征途中,周长龙同学将以实际行动诠释“头雁”的精神内涵,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勇于创新的精神,引领乡亲们向着更加富裕、文明、美丽的未来振翅高飞。他坚信,只要“头雁”们都能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就一定能汇聚起强大的力量,书写出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让广袤的乡村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材料来源:周长龙

责任编辑:葛幸敏

审核:金芝、陶宪盛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