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活动

“头雁”携手青春力量,打造产学研融合助农范本

  • 时间:2025-03-27
  •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头雁”项目工作专班
  •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头雁”项目工作专班
  • 点击量:

为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育人格局,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业大学青年学子的社会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校“头雁”计划的显著优势,创新学校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寒假期间再次启动“千名学子访头雁”专项社会实践活动。2月19日至21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学生杨梓萌、唐启诗、朱玮轶、杨佳莹积极响应“千名学子访头雁”专项活动的号召,深入北京市房山区“头雁”基地,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此次活动以北京“头雁”焦娇合作社为实践基地,通过实地调研、产业考察与直播实训,为中国农业大学学生搭建实践学习平台,同时助力“头雁”解决乡村振兴难题。

千名学子访“头雁”小分队探访“头雁”基地

探访“头雁”基地,解码乡村产业活力。首日,在“头雁”的统筹安排下,实践小队深入北京宇成兴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考察其特色产业布局。北京“头雁”、合作社理事长焦娇带领学生们参观了电商直播基地与蛋白桑产业园区。通过镜头,合作社的桑叶茶、桑叶饺子、桑叶鸡等特色农产品正以直播形式销往全国,展现了电商赋能乡村经济的巨大潜力。在桑叶加工车间,学生们见证桑枝变废为宝、制成健身棒的全流程,深刻感受到乡村产业链延伸的创新实践。

随后,小分队学生与“头雁”焦娇、合作社职工展开深度座谈。焦娇分享了从返乡创业到打造多元化桑产业的奋斗历程,以及如何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增收。学生们纷纷表示:“焦娇理事长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头雁’人物的智慧与担当。”  

直播实训赋能,打通城乡产销通道。次日,“头雁”焦娇组织学生参与直播技能培训,聚焦电商新业态。合作社邀请专业讲师现场演示直播技术,解析农产品电商运营的核心策略。活动最后一天,“头雁”推动学生化身“带货主播”,在镜头前推介桑叶茶、桑叶鸡等特色产品。尽管初次面对镜头略显紧张,但学生迅速进入状态,以生动的讲解吸引数千名观众在线下单。一场直播不仅让优质农产品走出乡村,更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数字化营销对乡村经济的推动作用。

学生参与“头雁”直播 

产学研融合,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此次实践活动中,中国农业大学“头雁”项目工作专班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将高校资源与乡村需求紧密结合。一方面,学生们通过实地调研为合作社提出品牌升级建议,如优化包装设计、强化文化IP打造;另一方面,推动“头雁”与学校科研团队对接,探索深加工技术的产学研合作。   

情系三农,“头雁”领航。中国农业大学通过组织学生直接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实现教育实践双轮驱动,促进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农业科技创新等问题的理解,浸润式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同时,为“头雁”们提供新的思路,助力他们更好地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贡献。

材料来源:千名学子访“头雁”小分队

责任编辑:梁雪莹

审核:金芝 陶宪盛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