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9日,中国农业大学与商洛市委、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正式启动了“中国农业大学•商洛市乡村经营管理人才(乡村CEO)培训项目”。在此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紧密合作与深入实践,双方于2025年1月16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举办深化校地合作座谈会,并签署了《商洛市第二轮乡村经营管理人才委托培训协议书》,计划于今年再培训1300余名乡村经营管理人才,持续为商洛市的乡村人才振兴和全面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商洛市·中国农业大学深化校地合作座谈会现场
在座谈会上,双方就第一轮合作的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农业大学与商洛市紧密协作,成功举办了11期培训,累计培训了1302名学员。培训期间,中国农业大学充分利用其学科优势,创新性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训模式,并联合商洛学院、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教育资源,为商洛市村(社区)“两委”班子中40岁左右、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村级后备力量提供了为期15天的系统性培训。通过10天的集中授课和5天的省外考察学习,学员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为了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培训质量,中国农业大学特别邀请了农业农村部、国家气象局的相关领导以及气候康养首席科学家等业内专家,围绕商洛市气候康养、集体经济发展等专题为学员们授课。此外,中国农业大学在商洛市建立了多个联合教学基地,包括商洛职业学院联合教学基地、商洛学院联合教学基地,并设立了教授工作站。同时,双方还合作共建了绿色智慧鱼菜共生项目,为商洛市的乡村振兴与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往期培训照片
据调研结果显示,经过培训的乡村经营管理人才在“村集体经济增长”、“联农带农”、“产业转型升级”及“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等多个方面均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通过系统的培训,村干部们不仅掌握了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方法,还学会了资源整合技巧以及带动农户增收的有效途径。他们对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品牌建设有了全新的理解和实践能力,能够更科学地规划乡村产业的发展路径。同时,培训还促进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村务管理机制的建立,显著增强了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度和支持度。此外,学员之间形成了资源共享与合作的良好机制,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不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座谈前,双方代表特地前往北京市平谷区的南独乐河镇南山村和峪口镇东樊各庄村进行实地调研,深入学习了当地的集体经济发展经验。当天,他们还参观了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农业农村部葡萄酒加工重点实验室,为双方进一步完善培训方案、挖掘优秀实践基地、促进资源共享提供了新的灵感和方向。
座谈会上,商洛市委组织部部长赵鹏高度评价了培训项目所取得的成效,他指出这一项目为商洛市培养了大量人才,有力推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赵部长还表达了在人才招引、培训资源利用、干部培训以及产业项目深挖潜力等方面深化合作的意愿。
针对赵部长的期望,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林万龙提出了具体建议。他建议进一步细化干部培训体制,根据不同领域如基层、党建、文旅等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并明确培训主题,以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林副校长也强调了积极挖掘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这些基地不仅服务于商洛本地的培训需求,还能为中国农业大学承办的涉及15个省份的“头雁”培育项目提供实践场所,实现资源共享和机制的高效互通。
展望未来,中国农业大学与商洛市将携手并进,不断完善培训机制、优化培训内容,并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不断促进双方校地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共同为商洛市的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撰稿:陈欣珊
责任编辑:金 芝
审核:陶宪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