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速览

中国农业大学“头雁”导师走访内蒙,助力学员产业发展

  • 时间:2025-05-12
  •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头雁”项目工作专班
  •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头雁”项目工作专班
  • 点击量:


4月27日-4月29日,中国农业大学“头雁”导师李保明教授、马骥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陶宪盛副院长等一行三人,先后前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锡林浩特市,实地走访、指导内蒙古自治区“头雁”学员产业基地,围绕学员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给与针对性的指导帮扶,此外还对内蒙优秀“头雁”基地进行了授牌仪式。

马骥老师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针对学员提出的农业发展政策、市场领域拓展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品牌是优质产品“无声却最有力量”的口碑,希望企业立足于品牌的打造和建设。在此基础上,借助当地地方政府和线上平台的力量,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其次,将着力点立足于本地市场,深入开展实地调研,包括但不限于中小学、餐馆、酒店等,只有在“小区域”内打好基础,才能走向“大市场”。深挖本地特色文化,把产业的发展融入当地的优秀民俗文化中,“讲好中国故事,打造特色产业”。最后,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上下游的诸多合作环节,要聚集好合作伙伴的力量,加强彼此间的纵向合作与横向合作。

李保明老师则从不同的视角对学员的问题予以解答。针对目前农机装备智能化的大趋势下,希望企业可以更多的关注农机装备技术的发展,做好科研工作并将科研成果、技术手段等融入自身的产业发展。其次,树立好企业、产业和个人的目标,找准切入点,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当下,返乡创业青年越来越多,如何利用好当地的特色资源、优势产业,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关于“头雁”学员共同提出且关心的农业保险和农业融资问题,李老师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找出农业保险困难的制约因素并逐个击破,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农业保险。农业融资问题历来较为困难,农业领域“靠天吃饭”,风险较大,客观上导致融资机构不愿意承保,事实上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增加了很多不可控因素,为此,除了银行贷款,还可以寻求政府、银行、担保机构等多方的支持。

此外,此次活动还进行了优秀“头雁”基地授牌仪式。一块块镌刻着学员基地名称的“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头雁’基地”的牌匾,发放了学员手中。这不仅是对学员自身产业发展的认可,更是一种荣誉。激励“头雁”学员在今后的产业发展中带动、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帮扶更多的“三农人”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编辑:李尚辉

审核:金芝  陶宪盛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