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速览

中国农大“头雁”导师赴桂把脉开方,赋能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 时间:2025-04-14
  •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头雁”项目工作专班
  •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头雁”项目工作专班
  • 点击量:

4月11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林涵、教授李玉梅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头雁”特色产业发展基地进行走访,指导“头雁”杨帆所在的容县中桂农国家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就农产品冷链体系升级、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创新与全产业链品牌化发展等问题开展“把脉式”产业指导,助力企业发挥国家级基地示范效应,赋能区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访广西“头雁”基地

积极发挥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的示范作用,助力农民增收。“头雁”导师们实地走访企业万吨级冷库、分拣包装车间及物流调度中心过程中,导师们指出: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应紧扣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以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为核心,率先实现技术标准与商业模式的“双引领”;需通过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夯实“最后一公里”冷链基建,“头雁”也要同步以品牌化思维贯通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价值链,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示范效应。 

广西容县中桂农实业有限公司合影

聚焦品牌价值挖掘与产业生态融合,针对容县农产品“有品质缺品牌”的现状,依托当地文化底蕴,“头雁”导师们提出以“文化赋能+场景创新”推动深加工突破。导师们建议“头雁”要规划开发沙田柚健康衍生品及肉类深加工单品,提高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比重;借力冷链基地搭建“农业云展厅”,结合直播基地等新媒体业态延伸产业链,通过三产融合打造联农带农的产业枢纽。 

实地走访“头雁”基地

“头雁”领航,校企长效协同促振兴。中国农业大学作为“头雁”培育机构,将持续深化对“头雁”产业发展的帮扶支持。学校将充分发挥农业高校的科研和人才优势,通过技术指导、资源对接、平台搭建等多种形式,为“头雁”提供长期、系统的成长支持,助力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未来,中国农业大学将继续完善“头雁”跟踪服务机制,通过建立常态化联系、组织专家回访、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为“头雁”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能,共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材料来源:广西“头雁”

责任编辑:赵宇静 梁雪莹

审核:金芝 陶宪盛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