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下午,参加中国农业大学第一期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年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线下集中学习的同学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学习之旅。大家齐聚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以“走好新时代‘赶考’路”为主题,开展了一次深刻而生动的现场教学活动,旨在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头雁"们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合影留念
回望历史,感悟“赶考”精神
香山,这座见证了新中国诞生前夜波澜壮阔历史的圣地,如今已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同学们步入纪念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期。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生动的实物展品,以及详实的文字解说,大家深刻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奋斗历程,特别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进京赶考”的著名论断,深刻理解了“赶考”精神的内涵——即面对新的历史使命,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前进。
激发使命,共筑乡村振兴梦
"头雁"们认真听讲解员讲解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被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所感动,更被他们那种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不懈奋斗的精神所激励。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带头人,同学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们纷纷表示,要将这次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努力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领头雁”。
融合创新,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
在深刻领悟“赶考”精神的基础上,同学们还积极探讨如何将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产业振兴相结合,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他们认为,红色文化资源是乡村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可以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红色教育基地等项目,不仅能够传承红色基因,还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同学们还就如何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思路和动力。
此次香山革命纪念馆的参观学习,不仅让广西“头雁”班的同学们深刻理解了“赶考”精神的内涵与现实意义,更激发了他们作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广西的乡村将会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成为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供稿:许红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