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头雁学习 收获满满-参加中国农业大学“头雁”项目线下学习有感

  • 时间:2023-03-19
  • 来源:继教学院
  • 点击量:

        海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丰富多样元的头雁课程受益匪浅,到2月23日到3月9日共15天的学习里,感觉课程安排丰富,很多行业的领城都有涉及,无论是政治党性,国家政策,还是专业的农业知识等都有,同时感受户外实践有针对性,学习之余的生活充实而丰富,自己产品的拓展渠道的信心。感觉这15天的封闭学习,收获颇多,以下就从五个个方面对学习心得进行分享。

第一是专业知识丰富的各位授课老师,特别是以下几位老师授课印象深刻,跟自己的产业相融合,无论是三产融合发展专家出口成章,精辟的相关案例分析,充分阐述乡村振兴下全产业链的延伸,农业不局限在一二三产业链的贯通融合,而是更多跨业的关注和研究。还有张超老师,对农业果蔬加工技术的完善和提升,不断拓展产品的附加值,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更多的价值,特别是灵活受用的提问方式授课,互动性更强。

 

还有中国农业大学孙庆忠老师,从心灵深处唤醒,乡村振兴必须是文化的振兴,只有保留老祖宗的文化精髓和挖掘,并且融入乡村产业的多元融合,走出一条独特的乡村教育带动乡村振兴之路,这是我们的根,真正体现心灵共鸣,天地互应,在无声无息中文化自然流露,在课程中真正让同学们感受到心灵洗涤,心灵归宿,最好的诠释,感人至深,头雁同学们把乡村建设得更美好。更是白润其老师生动讲述当下抖音流行的制作,实操干货分享,课程对比自己操作的感受,纠正和创新了更多的内容,通过抖音的传播,让乡村农产品走向全国。

北京大学张骞老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土地的演变历史,带出土地对我们国家的重视程度,保护土地,也是保护我们的国家土地的安全,粮食的安全。同时分析了经济结构的模式,从知行合一到知行一体化的转变。又有陶宪盛老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不断训炼我们的有意行为,为形成良好的身体潜能发挥巨大作用,好的默念支撑我们不断前进的顽强毅力。

每天可以感受到同学们高昂激扬的课堂学习氛围。同学们在上课过程中,认真听讲,及时跟课堂老师互动,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课间时间,同学们抓住每一分钟,围住老师不断探讨交流,这样如饥食渴的学习氛围,只有在社会工作之后返回学校才会有的现象。这样带着问题来听课,效率会更高。同学们和老师的感情无形中更加深厚。真正体会一日为师终身为友的感情。

课堂中对成功的乡村案例分析印象也非常深刻。镇罗营的红色教育做的非常不错,用现代的一些科技对展馆做出一些展品的灵活展示,把红色教育跟体验相互结合,这样体验感会更好,印象更深。对北京老友季乡村民宿的充分使用,民宿所有的东西都可以销售,甚至床品都可以实现,开拓了民宿利润增长的空间。同时感受金叵罗村的成功亲子体验活动,带动乡村农副产品及民宿的发展。

 

       同时学习之余还有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在上课之余,同学们课后聚在一起,经常讨论各自不同的产业,互相切磋,小范围内达到了解大家各自优势资源,如何共享和互补?让同学们开拓了眼界,了解了自己的优势资源,弥补各自的短板,各地资源充分得到利用。有时几个同学同时在空余时间北京走动,参观高等学府,感受浓浓的学子的学习氛围,了解地方的经济消费趋势,我们产品人群的定位。同时在大的联谊会上,五省同学欢聚一堂,才艺展示,各自产品的展示,通过联谊加强了了解,加深了同学感情,为后续头雁互访和学习创造了条件,非常好的课余的娱乐方式,非常有意义,形成强大的头雁凝聚力。为同学的互帮互助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学们的交流互动也是尤为重要的环节,大家带来的家乡特产的展示,带出家乡各具优势产品交流,都争先展示自己的产品,加上老师们的现场点评,让同学们对自己的产品有了更深的认识,无论是产品包装和品牌以及自家的营销都有充分的指导,这是最接地气的指导。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学习感受,无论是农大老师的组织接待,培训安排,方方面面都考虑的非常周全,还是强大智慧老师的精彩授课,还是同学们源源不断的求知欲,还是生活中同学们老师们兄弟般的情谊,都会铭记在我们的心中,乡村振兴,头雁有我,乡村产业,头雁开路,未来乡村的发展充满无限的希望!


最新更新